来源:
《安全与电磁兼容》2016年第1期
作者:
电力设备EMC测试的实验室设计思路—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磁兼容实验室
摘要: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对电磁干扰较为敏感,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弱电设备,如继电保护、自动控制、远动和通信装置等,因其具有高灵敏度,且与强电设备靠近,极易受到干扰。此外,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,传统一、二次设备的结构和布局趋向小型紧凑化、集成组合化和智能化,如集继电保护、监控和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分散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;集电子控制、监视甚至保护为一体的高压智能开关;SF6封闭式开关设备
本期目录
- 重视有意电磁干扰的威胁
-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...
- BIS推出CRS认证新标志
- 赛西认证通过国家认监委CCC范...
- FCC新规或对RFID及物联网...
- 八部门联合发布《电器电子产品有...
- 充电桩国家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
- 电磁辐射比对监测评价方法及SP...
- 高速铁路周围工频电磁场评估
- IECS C21A巴黎会议主要...
- CISPR 25中ALSE场地...
- 基于天线方向图的EMC场地确认研究
- 光伏组件浪涌冲击试验的特殊性
- 菲律宾电子电器产品的PS和ICC认证
- 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
- 使用EMC32软件建立独立软软集
- 铁氧体磁环并联结构磁导率研究与验证
- 微波吸收样品的电磁参数调控
- 城际列车线缆串扰分析
- 数字仿真技术在运载火箭电磁兼容...
- 注塑机传导发射问题整改
- 实验室通风系统变频装置EMC解决方案
- 美军电磁环境效应试验规程分析
- 通信系统的大功率电磁防护
- Analysis of Hig...
- 电力设备EMC测试的实验室设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