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
《安全与电磁兼容》2019年第6期
作者:
2019 APEMC 国际学术研讨会——最佳文章(二)
摘要:人体电磁场防护在300Hz~10MHz的研究是分频段进行的,IEEE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探测电刺激阈值的研究议程。为此,作者提出了使用基于多物理场模型的比对方法,以研究经颅磁刺激(TMS)期间的刺激阈值。为确定刺激阈值,采用了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。将单个神经元纳入真实头部模型的电磁计算中,可以确定刺激阈值。研究结果表明,现行标准中允许的外部磁场强度是保守的。
本期目录
- 5G 毫米波设备对EMC符合性...
- 第12届国际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研...
- A分会召开六届四次会议
- D分会召开六届三次会议
- 2019 IEC/CISPR ...
- GJB 151B中四个CS项目...
- IEC/TC77及其分会上海会议综述
- 解析ISO 11452-2:2019
- CDNE法中支撑材料的介电常数...
- 铁钴合金磁屏蔽薄膜的性能表征与...
- 信息类产品网口部分前期设计要点
- 电源EMI噪声源阻抗提取方法分析
- 医院手术室电磁环境的检测和评价
- 显控台发射干扰测试及抑制
- 医用多普勒血流仪的空气放电机理及防护
- CTIA移动终端产品电池续航寿...
- 低频磁场发射测试系统的期间核查方法
- 移动电源行业现状分析
- 吸波材料反射系数测量误差仿真分析
- X波段矩形波导探头的介质加载优化
- 无人机载空间电磁场测量系统
- 2019 APEMC 国际学术...
- 基于近场扫描的电磁干扰诊断技术...